中文简体 中文繁体 english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专题专栏

临沂日报: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繁荣文化事业彰显文化力量


2018-02-01 09:37

本报记者 李萍 通讯员 姜珊 董阳 胡大海

走在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大街小巷,你会为这里的文化氛围所惊叹,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,积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,着力繁荣文艺精品创作,持续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,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力度,群众共沐文化惠民的春风,文化事业迎来百花争艳、欣欣向荣的新局面。

开发区积极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,全面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,牢固树立“五大发展理念”,按照“走在前列”的要求,实施“五大战略”,全力建设“五大高地”,不断推动全民健身与文化活动高度融合,进一步丰富了全区群众的文化体育生活,满足群众需求,提高文体活动普及率及参与度。

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健全

每到夜幕降临,开发区月亮湾社区的广场大舞台就热闹起来。伴着曲调悠扬的音乐声,村里的男女老少都来到这里跳起广场舞。“过去只在城里看过文艺演出,现在我们天天也成了主角,快板、小品加歌舞说演就演,这日子过得越来越乐呵了。”当地居民高兴地告诉记者。脸上幸福的笑容诠释着近年来开发区“文化惠民”工程为群众带来的益处。

开发区高度重视文化基础设施建设,去年年初对区内的文化设施进行了集中调研,并制定印发了《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》,筹备专项建设资金500万元,制定了每建设一处达标的文化服务中心或文化广场均补助4万元的明确建补奖励标准,并与街道签订了目标责任书,通过资金支持和责任书签订,共建设15处文化服务中心,覆盖24个行政村;建设11处文化广场,覆盖23个行政村。为助力精准扶贫,开发区为省定贫困村送去了锣鼓家什、广场舞音响、广场舞扇子、各类农业养殖致富书籍和象棋、军棋、跳棋等多种文化器材。“开发区将继续按照任务目标和补助标准进行建设,确保2018年达到100%全覆盖。”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文化体育旅游工作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,日前,开发区投入资金4.6亿元的沂蒙文化艺术中心已开工建设,预计2019年底完工。该项目含图书馆、文化馆、美术馆和非遗馆等文化基础设施,将极大地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。

文化队伍建设继续加强

民间秧歌大赛、道德模范颁奖晚会、健美操比赛、中小学生田径联赛、朗诵大赛……一场场文化盛宴在开发区精彩呈现,展示出了开发区群众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。

一组组数据激荡人心。2017年,开发区共举办科技、文化、卫生“三下乡”等区级文化活动136场,加强了文化互动,提高了开发区的文化活动水平。自2014年开展一年一村一场戏以来,开发区高度重视庄户剧团的发展,截至2017年底,共成立了19个庄户剧团、演艺人才600余人,广场舞队伍40余支、文艺骨干300余人。2017年,开发区共组织文艺骨干培训12场,举办了“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首届原创小戏曲大赛”,着重打造、推选了原创小戏曲《欢喜婆媳》参加了市第三届原创小戏曲大赛,并获得一等奖。

越来越多的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、扎根基层,为百姓“送文化”,到基层“种文化”。一批留守儿童之家投入使用,流动舞台车、流动博物馆、农村电影放映队等如“文化天使”般奔向基层传播文化。

文化艺术活力持续彰显

坐拥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,如何发挥优势,打造文化强市,实现由“软实力”到“硬产业”的嬗变?

2017年,开发区加大对境内文物单位的保护工作,重点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青峰岭遗址和小皇山墓群进行保护,年初制定了文物巡查计划,选聘贫困户为文物保护员,定期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巡查,并详细记录当天巡查内容。加强对东夷文化遗产的挖掘、整理、保护和传承工作。根据节点制定好各类主题展览,开办东夷文化大讲堂十余期,还邀请了东夷文化专家在会展中心举办了全区的东夷文化讲座,同时还组织博物馆讲解员走进校园12次,让学生们进一步了解东夷文化历史,发扬传承东夷文化。开发区以村村响建设为阵地,做好文化舆论宣传,开发区村村响已经全部建设完成并正式投入使用,目前已达到100%覆盖,真正发挥了村村响的宣传作用。

春风拂面,浸润心灵。不断完善基层文化设施、农村文化大礼堂全覆盖、“大喇叭”、农村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工程,让开发区人的幸福感更加充实。“下一步,我们将按照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认真开展工作,真正使优秀剧目演起来、文化场地用起来、文艺工作者动起来、老百姓乐起来。”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有关负责人表示。

上一条:开发区开展流动餐车集中整治
下一条:市领导到开发区调研文明城市创建工作

关闭

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
mobile.28365-365.com管委会版权所有 鲁ICP备05038170号